四年一度奥运年,五环旗从伦敦来到了里约。鉴于巴西与中国之间有11个小时时差,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不少体育迷不得不开启夜猫子模式。奥运第一天刚过,不少媒体就以“中国军团首日遇寒流”、“里约奥运首金 中国失之交臂”为大标题,评价中国代表团的总体表现。很显然,2银3铜的成绩,让赛前预测“4大夺金点”,近几届奥运会习惯了中国队在赛程首日摘金夺银的人们,不甚满意。
我感觉,遇冷的不仅有中国队的表现,还有群众的反应。以我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例,与奥运主题相关的直播刷屏几乎为零,社交媒体小环境里的冷淡气氛,跟运动员首日表现的平淡有关。但总体上,我觉得是那么多年来,像奥运这样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不断熏陶、冲击乃至教育之下,观众心态日趋平和的结果。
金牌重不重要?的确重要。对国家来说,金牌数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象征;对于运动员,金牌是对个人付出的认可和奖赏,而对于观众,本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一刻,是庸常生活里不多的情绪宣泄瞬间。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和私人企业有了给尖子运动员越来越高物质回报的条件;特殊时空脉络下,国内观众对于外界认可的心理需求,都让非金不贵的金牌情结延续多年。如今,中国与世界体育交流日益频繁、联系更加密切,观众渐渐体认到,体育赛场不仅有以国族排名的奥运,还有按竞技水平,以及通过行业与资本运作来组织的各类赛事。而各种联赛、俱乐部比赛,有时参赛者国别、人种杂糅,“我们的队伍”不一定与“我们中国人的队伍”画等号,观众同样能从中收获观赏体育赛事的快感,型塑本地认同与自豪感。比如,广州球迷引以为傲的恒大足球队,就有外籍球员鼎力相助。场上激烈对抗,场外天下一家,这样的局面,更能让体育观赏回到体育本身。
当然,奥运跟别的赛事不太一样,颁奖环节安排升国旗、唱国歌,本身就是奖励和认可运动员的国族属性。但作为观众,如何把观赛激情整合为生活的一部分,恐怕还是要回到体育的趣味性本身。有网友说得好,中国队输球不高兴,把“痛失金牌”,换成“斩获银牌”“喜摘铜牌”不就好了嘛,何必给运动员和自己那么大压力。这一点上真要学学巴西人。本届奥运开幕式,点燃主火炬的巴西运动员利马,2004年雅典奥运上因冲线时被一名狂热观众冲过来抱住错失金牌。12年后,巴西人用主火炬手这一无上的荣誉向一位奥运铜牌获得者致敬。与不完美的结果和解,同时,赋予运动员的失败和挫折以人性的温度,这是我能想到的奥运会给普罗大众最美好的心灵礼物。
(原标题:奥运会上最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