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当地时间8月16日深夜、北京时间8月17日中午,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淘汰赛焦点战,中国女排苦战五局,3比2击败东道主、卫冕冠军巴西队,晋级四强。对于胜利,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显得很平静,她对着现场的中国记者们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8月18日新闻晨报)
里约奥运不平静,中国女排很提气。
赢球了,开心了,开几瓶香槟或者跳几步桑巴,都是兴之所至、皆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巴西女排在小组赛获得5战全胜,且全部都是3比0获胜;加上又是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连续两届“擂主”,因此在巴西球迷心里,这支东道主队伍夺金概率太高,也格外受到关注。面对分组不利、面对强劲对手,中国女排这一役确实打出了“洪荒之力”,亦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看得国人热血沸腾的比赛,点32个赞都嫌不够。
当然,我们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女排精神。
竞技体育之美,除了国际赛场上不少运动员天赋异禀,除了少数作奸犯科者靠兴奋剂制造虚幻奇迹,更多人,带着职业伤病打比赛,拼的是一股气、赛的是一种精神。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女排精神,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根据“度娘”概括,基本内涵大致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仔细看看,其实都不算新鲜,这些精神既是祖宗的传统美德,亦是现代人的核心价值。不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如同徒法难以自行的道理一样,仅仅有精神,恐怕也是不够的;或者说得再直白一些,过于放大精神力量,也是可疑又可怖的。
这是一个常见的怪圈:只要女排赢了,“女排精神”的帽子就满天飞;而一旦输了,似乎就是因为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责怪姑娘们没有点儿“女排精神”。那么,精神果真是全部吗?在赢球后的赛场,郎平说得真好:“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番话,显示出一位业务型主帅异常冷静的头脑,更是抓住了对“女排精神”祛魅的最佳契机。你来我往的复杂比赛,哪是一方的精神就能决定胜负的轻飘事?果真如此,大家在家练练气功就是了。技术、心态、对手素养、偶发状况……凡此种种的不确定性,皆是赛果的决定因素。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才有了冷门、才有了黑马,才有了竞技体育之美。
也许女排还是那个女排,但,世界已经不是昨日的那个世界。就像中国的体操运动,30年金牌大户到今日的一金难求,肇因固然很多,显然,大不过世易时移。奥运赛场就是这样,只要在规则之内,只要在能力之中,胜败兵家常事——赢了,固然是精神可嘉,输了,也未必就不曾热血满怀。
赢球了,褒奖“女排精神”是必要的。不过,还是请记住郎平的话,不然,拼尽全力又没拿奖牌的选手们情何以堪?面对云谲波诡的赛场,若“女排精神”太沉,压垮的就不仅仅是赛场内的姑娘们。(南方网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