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这一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出现的表述,成了今年两会的热词。
而与以往将“就业”写进民生板块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写入了“宏观政策”板块——“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在一般理解中,货币、财政是常用政策工具,就业更多是作为一种政策目标出现。在中央文件以及各种重要政策表述中,一直都是把确立和实现就业目标作为一项民生保障的要求,归入社会政策的范畴,此次为何要在宏观政策层面单独予以强调呢?
报告对此有直接回应:“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也就是说,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次序调整,而是国家高度重视“就业”的证明,诚如总理多次所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8%—5.1%之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均落实了上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量化指标任务。但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还面临不小的压力。2019年应届毕业生预计834万人,再创新高,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城镇户籍人口处于灵活就业状态,遭遇自然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概率也增大了;同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
这都意味着,就业不仅牵连着人民感受,更关系着宏观的经济转型。就业不仅是民生之基,更是社会的稳定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报告提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要在就业政策上全面发力,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因此,实施升级版的积极就业政策,是未雨绸缪之举,反映了中央对社会经济趋势的准确把握,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值得点赞!
文丨青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