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车、网购、预约挂号、生活缴费……如今,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其复杂的功能时常让老年人感到无所适从。当数字化遇上老龄化,“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引人关注。许多App开发商陆续推出“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等适老化版本,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放大的字号和图标、简化的界面。可是记者发现,这并没有完全满足老年人对适老产品的使用需求。
App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更方便使用,乃是一条解决“数字鸿沟”的可行之路。但是,开发者不能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拍脑袋,臆测老年人需要什么功能,而应该走出去进行仔细调查,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App。而且,App适老化应遵循“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化繁为简,去除花里胡哨的功能,保留核心功能即可,让老年人能够轻松上手操作。
某银行App的大字模式
现在部分App的适老化版本过于肤浅,仅是将字号、图标放大,但是换汤不换药,功能和操作没有一点简化。还有些App只是改了首页,二、三级页面原样未变,导致界面交互复杂、操作不友好、验证码操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实质性改变。可见,这种适老化纯粹是为了应付工信部的适老化改造要求的表面文章,态度和行动过于敷衍,结果也就不能令老年人满意了。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思维、肢体都不再灵活,反应迟缓,学东西慢,畏惧新事物、新技术,这是自然规律所致。所以,老年人在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App时,遭遇了重重困难,普遍不适应过于复杂的操作和界面。因此,开发商应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真正理解老年人的痛点,App适老化版本采用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摒弃一切无谓的功能,不仅要让老年人看得清,更要让他们用得好。
移动互联网竞争激烈,为了争抢用户资源,提高用户留存率,各大平台不断扩张边界,引入新业务、进入新赛道,试图提供一站式服务。App也在迭代升级时,不断增加各种新功能,融入新技术、新模式。对于喜新厌旧的年轻用户来讲,这样的模式能够不断带来新鲜感,可是对于老年人来讲,就太不友好了。App变化过快,功能过多,会持续加重老年人的学习负担,从而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对于老年人而言,不要搞太多花样,适用、实用就是最好的。App适老版就该简单化,简化操作流程,能够像功能机一样,实现“傻瓜化”操作,让老年人一键完成操作,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时,App开发商、平台要加强针对老年用户的服务,提供人工客服耐心解答疑问,安排线下操作教学、避坑指南等活动,引导老年人了解新技术、新模式,鼓励他们打消顾虑和畏惧心理,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生活。(南方网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