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新年俗是中国变富强的一个缩影

2019-01-30 09:11 来源:南方网 刘天放

  阿里巴巴去年发布的《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全景展示了一个充满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此份报告是阿里巴巴首次发布的全维度春节报告,数据来源包括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飞猪、高德等10多个平台。而今年的年俗报告尚未出来,但与去年相比,变化肯定不会太大,就是说,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依然延续。

  的确,中国的年俗,与国家的快速发展高度契合。人所共知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即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在春节期间都以全新的姿态得以展现。例如支付宝,截至除夕,全球有2.51亿用户集齐支付宝五福。扫福地点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2300余座城市参与。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统年俗“新妆”回归,并走向海外,用手机扫福,成为新年俗一景。

  再拿过年人人喜爱的美食来说,吃,是中国人过年永恒不变的年俗。而且,“吃得健康”也反映在了新年俗上,消费的全面升级,还体现在健康饮食观上。过去,国人仅是在“吃得好”甚至“吃得多”上下功夫,而如今,人们的钱袋子鼓了,生活变得更富裕了,也由此朝着“吃得有营养”“吃得科学”乃至“吃得有品位”方向发展,世界美食不仅上了城市居民的餐桌,甚至都走进了农民家的餐桌。据统计,春节期间,进口生鲜成交额大幅增长,智利帝王蟹、波士顿大龙虾、新西兰长寿鱼等都成餐桌宠儿。

  更令人惊叹的是,地处西北的青海、西藏等地,蔬果消费增长很快;而盛产牛羊的内蒙古,水产开销持续增长。来自于智利车厘子、越南青芒、泰国榴莲,成为中国农民最爱买的洋年货。如果在30年前,哪怕是20年前,如今的这些新年俗,在当年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人民过年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旧的好年俗,不但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新年俗也在悄然出现并受到热捧。

  越来越多的人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使年俗更新,电话、短信、微信拜年,支付宝付账,骑共享单车或驾驶共享汽车购年货、拜年、访问亲朋好友,抢红包,点赞等等,都已成为新年俗。而且,在年货购物车里,越来越有新年俗的味道,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等,都与过去发生了明显变化。还不仅是物质层面,就连精神层面也有了新年俗,如更强调过年的质量和氛围,在过年的“高质量”上,比原来迈进了一大步。

  这些变化的原因何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年俗不正是中国变富强的一个缩影吗?如今的中国,别说与30年或20年前相比,就是与5年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改革开放40年后,当今的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正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扎实迈进。目前的中国,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正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充分反映在了新年俗中。

  而且,如今的“新”年俗也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旧”年俗。年俗,就是这样在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由新变旧,再由旧变新,这使过年传统不断注入新活力、新动能,也使人们感受到了一个蒸蒸日上、日渐强盛的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新年俗中,不仅富含高科技成分,也饱含浓浓的文化元素,既是年俗的进步,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累累果实。

  由此,新年俗是中国变富强的一个缩影。在新年俗的背后,是国家的日益强大,人民生活的富足,以及社会文明和谐氛围的日益提升。这些新年俗带来的新变化,使中国人更加开朗、乐观、向上、开放、进取,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不断添砖加瓦。(南方网刘天放)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