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凭借思想解放和务实苦干,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实践充分证明,唯有依靠解放思想和创新实干,才能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改良前进和可持续科学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全国和广东都步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科学发展的轨道,正处于方式大转变、社会大转型、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发展关口上,唯有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创新实干,才能促进新一轮的转型大升级、驱动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实干才是广东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好注脚。
实干就是要在“苦干”上下工夫。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现在生活、工作等条件都比较好,但我们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只求安稳,追求娱逸,畏难怕苦,怕累畏艰,拼搏作风和奉献精神弱化,安于现状,平稳度日,渐成风气。这无论是从个人发展、行业变革、国家进步等层面来说,都不是好信号,人人安于现状,不图进取,不敢担当,不吃苦在前,只图安乐当下,谈何谋生、创业、治国?所以,越是在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下,越是要居安思危,富而思进,争先苦干,不做笼中金丝鸟,愿做苍穹搏击鹰,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大熔炉里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能力,为自己人生充实负责,为国家发展奉献微薄之力。
实干就是要在“实干”上见实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现在空谈论道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大家都忙着高谈阔论,又有多少人埋头工作抓落实?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会议、报纸,还是在网络、电视,都可以看到高大空、虚且夸的政治口号、政绩工程、运动工作,但一段时间、一阵热闹之后,有几项能落实?有几个可取信于民?所以,完全有必要克服浮夸之风,克服文山会海,克服文牍主义,克服政治作秀,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为民众,无论是细小的社会管理,还是巨大的项目建设,都要实实在在去担当,脚踏实地抓落实,在行动上见落实,在落实上见成效,不玩花拳绣腿,不搞形象工程,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落实,干出样子,干出实绩,以实绩取信于民,谋利于国。
实干就是要在“巧干”上求突破。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任何事情、事业除了苦干、实干外,还要讲究巧干,那就是创新。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无论是从宏观层次上的政治经济战略决策,还是微观层次上的社会细节管理,都要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创新,不断探索新国际环境、新发展社会趋势、新工作形势下的新思路、新举措,勇于在战略、决策、体制、机制、模式、路径、办法等方面拓展新思维,开辟新路子,以最好的决策和最优的管理,做出最佳的业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实干。苦干讲精神,实干担责任,巧干求创新。广东人素来以敢为天下先而著称,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广东人更应该以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实干品德、创新能力,实现广东“经济大省”与“文化强省”齐头并进,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华丽蜕变,闯出更多的“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本文系木棉花香有奖征文作品)
请点击→木棉花香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