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一只勖力飞越五洲四海的天鹅——评杂技剧《天鹅》
杂技艺术是中国艺术百花园里一朵绽放惊奇的花朵。这花朵兀自满带着一种奇观感,历经千年不变。

林岗:躬身践行 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在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日显重要的今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决定成立道德委员会并举行仪式,向全国文艺评论工作者发布了《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修订稿)》,我认为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

《历史的微声》|王笛: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本次推送便带来王笛的这篇“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看看学者王笛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之中,寻觅到用于阅读的美好时光。

观《扫黑行动》有感:姜还是老的辣
反腐倡廉,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显示了中央坚决打击职务违法、以权谋私的决心,由保利影业领衔、中广天启传媒联合南方新闻网等共同出品的电影《扫黑行动》此刻全国公映,可谓正当其时。

王方晨长篇小说《大地之上》:深情探测大地奥妙的大地之书
长篇小说《大地之上》由山东文学出版社和北京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作者王方晨。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初尝一脔,大有乾坤:评《走读广东古城》
在历史文化的保存方面,从语言文化,到历史文物,广东可以称得上独树一帜,但在发掘利用上,或有歉焉——历史文化,如果不发掘整理,则其效益不彰,比如无数历史文献束之高阁,乏人问津,虽不能说等于没有,但现实意义也实在迹近于无。

观第33届“飞天奖”:影视和绘画殊途同归
影视和绘画很相似,其最终目的都是赋予空间本身一个剧场。最佳剧本就是赋予空间本身一个最有效率的剧场:一切都是有原型的,一切也都是按照原本冲突来演绎的,但就如同立体派绘画处理平面关系的原理——它必定有一个暗示空间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