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先后深入梅州、广州调研。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六次到广东考察。六次考察,饱含着总书记对南粤人民的深情牵挂。广大党员干部须循着总书记的岭南足迹,汲取精神力量,以开放之先、风气之先创高质量发展之先,努力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此次岭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梅州市雁洋镇的叶剑英纪念园,向叶剑英铜像敬献花篮,参观叶剑英生平事迹陈列和叶剑英故居。一切为了人民,是叶剑英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恒心。梅州作为革命老区,厚积着红色的革命底色,老区振兴发展对粤东西北乃至全国各地苏区老区而言,是共同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光荣历史需要守护,更需要在发展中传承发扬。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懂弄通人民立场、群众路线过去为何能够成功、未来如何接续胜利,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实。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是南粤大地的发展大文章。接好奋进的接力棒,手里没几把“硬刷子”、几门“硬功夫”,就难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专才”更要“多才”,努力学习新知识、接触新领域、掌握新本领,培养复合型的素养,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开创未来;既要“拼劲”更要“闯劲”,敢到开荒地、复杂处、关键点去磨炼,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既要“竞争”更要“斗争”,在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同时,勇于应对外部和自身面临的新挑战、新难题,无论外部环境怎样波谲云诡、变幻无常,无论改革路上多么风高浪急,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原则不松懈,始终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群众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需要我们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向深远、引向深入。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关注“江湖之远”,抓住小切口,立足眼前事,持续完善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办实事常态长效,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弱项。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群干群同心奋进,把日子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先辈们的开拓之路、夯实之基、敢闯敢干之风中,进一步感悟初心、感悟使命,努力开创新局面,用优异的时代答卷不断擦亮民族复兴的美好夙愿。
撰文 邱雪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