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必须在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激励奖励等方面下功夫,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竞相涌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动力。
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以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让“奋进者”上、“躺平者”下,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引导干部以“真业绩”留“好政绩”。
年轻干部成长不可“催熟”
不催熟、不拔苗、不搞“盆景工程”,而是真正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培养做在实处。唯有如此,方能锻造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新时代的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答好为基层减负这道“必答题”
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更不是卸担子,而是让人从“事务堆”中解放出来,在“责任田”里深耕细作。因此,我们要真正明白减负“减什么、为何减、怎么减”,答好为基层减负这道“必答题”。
让“三拍”干部没有市场
让“三拍”干部没有市场,才能从根本上校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方向标,进一步引导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克服内心的政绩冲动,做到科学决策、真抓实干、勇于负责、善作善成。
把“官”架子放下来
今日之干部,与其以“领导”自居,不如放下所谓的“官架子”,踏踏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让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官样子”在老百姓心中树牢了、立住了,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便无往而不胜了。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下好产业振兴这盘棋尤为重要。必须因地制宜,通过强弱搭配、强强联合推进党建联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莫让基层做“无用功”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少做“无用功”,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等“有用事”上,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把事“办实”关键在“实”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唯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干、苦干、巧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莫让“怕担责”束缚“担当”手脚
唯有解开思想的“枷锁”、筑牢组织的“后盾”、练就担当的“硬功”,广大党员干部方能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使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