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0时30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因病去世,享年99岁。黄旭华的一生对党和人民竭忠尽诚,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倾注毕生心血打造驰骋万里海疆的深海盾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黄老的光辉一生中汲取强大的奋进力量,让“深潜者”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永葆初心,铸就“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丰碑。1958年的那个秋夜,当组织将核潜艇研制任务交给黄旭华时,他毫不犹豫地立下“此生属于祖国”的誓言。在随后隐姓埋名的三十年岁月里,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镌刻在深海重器上,以实际行动锤炼了“祖国需要,我就去做”的崇高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黄老身上的忠诚品格,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理想信念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履职尽责、报效祖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交出优秀答卷。
挺起脊梁,铸就“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丰碑。当苏联专家断言“中国人造不出核潜艇”时,黄旭华创造性提出“三步走”战略,通过反复试验,一次次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实现核动力突破。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发扬黄老的实干担当精神,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在关键领域沉得下心、在瓶颈环节耐得住性、在无人区敢闯新路,围绕政策落实的堵点、工作开展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满怀豪情壮志谋实策、出实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淡泊名利,铸就“要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丰碑。年过耄耋的黄旭华始终居住在单位分配的旧房里,2000万元奖金几乎全部捐出,支持科研教育事业。当有人提议用他的名字命名技术成果时,他坚决反对:“荣誉属于集体,我不过是做了党员该做的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涵养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严于修心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守牢守稳廉洁奉公底线。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把公权更好地用于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
撰文 黄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