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轻干部成长不可“催熟”

2025-08-25 19:42 来源:南方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干部成长,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培养,从来不是速度的竞赛,而是关乎时间、耐心与规律的沉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不能唯台阶论,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这就告诉我们,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和组织部门为了追求所谓的“班子年轻化”“结构优化”,片面强调提拔速度,忽视培养深度。有的简单以年龄划线,把年轻干部配备当作硬性指标,搞“一刀切”;有的违背成长阶段,搞“跨越式”晋升,使年轻干部如温室花朵,未经风雨便骤登高处。如此做法,恰似果农急于求成、滥用催熟剂——果子长得快却长不大,也失去了本该有的甜度与质地。

  “催熟”培养或许能满足一时结构需要,却难培育出真正“耐用”的良材。若只重年限不重历练、只看资历不看能力,容易导致一些年轻干部“才不配位”“岗能不匹配”。他们或许拥有高学历、新思维,却缺乏应对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这好比建造高楼,若地基不稳固,风雨一来便摇摇欲坠。长此以往,不仅耽误干部自身成长,更可能影响改革发展的持续性与公信力。

  年轻干部要走得远、走得稳,就须拒绝“被催熟”,主动“扎根生长”。“墩苗”是最好的培养,基层是最丰沃的土壤。多在吃劲岗位“摸爬滚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才能涵养底气、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这不是刻意“延迟”使用,而是“实”的必需。好比蔬菜瓜果,必先历经寒暑交替、风雨洗礼,自然成熟才能蕴藏芳香与力量。

  瓜熟蒂落方出真味,循序渐进乃成良材。组织培养不能急功近利,需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建立更加科学、递进式、梯队化的培养机制。既要铺路子、搭台子,也要压担子、扬鞭子;既看显绩,也重潜绩;既看一时表现,更重一贯作为。对年轻干部自身而言,更须保持清醒心态,摒弃“镀金”思维和“捷径”惯性。唯有沉心一线、脚踏泥土,把每一次挑战当作淬炼,把每一项小事做到极致,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从“青涩”到“成熟”、从“潜力”到“实力”的跨越。要学深山翠竹,不急不躁、一节一节,终能凌云而立。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既要有求贤若渴的紧迫感,更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与智慧。不催熟、不拔苗、不搞“盆景工程”,而是真正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培养做在实处。唯有如此,方能锻造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新时代的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撰文 周鹏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