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抓紧抓牢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金规铁律”,持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 “金色名片”。
中央八项规定颁布12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深入推进,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正风肃纪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因为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反复性和顽固性,一些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问题还时有发生。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数据触目惊心,表明隐形变异现象潜滋暗长,防止反弹任务依然艰巨。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现实中,个别干部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把握不准,认为已经严到位,可以喘口气、歇歇脚了;有的抱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持“小事小节论”,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会出大问题;有的口号记得牢、实际做不到,出现一些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的怪现象;有的还抱有“变风转向”的幻想,认为作风积弊根深蒂固,根本难以铲除。以上种种,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纪律缺乏敬畏之心,把党纪国法视为“纸老虎” ,把规章制度视为“稻草人”。
学习教育,学字当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运用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增强警示教育震慑效应。要与党章党规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学、带着信仰学、带着使命学,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认识上的清醒和精神上的笃定淬炼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从开短会、写短文、说短话、微调研、办实事做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从小事小节抓起,综合运用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信访反映等手段,紧盯改头换面、隐蔽隐形问题,让同志间干事做人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硬杠杠的规矩就要有铁一般的约束,加大对反面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查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以雷霆手段形成强大震慑,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撰文 邱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