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5时,南中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标志着广州、中山、深圳3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一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不仅拉近了3市的空间距离,更通过有机串联多个高(快)速路和国省道,构建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设南中高速是广东“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据悉,南中高速公路项目全长32.4公里,由主线及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组成。主线长21.6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新垦互通,终至新隆互通,与江中高速、广澳高速实现连接;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长10.8公里,起于新垦互通,通过万顷沙互通连接深中通道。这一布局精巧的高速公路网络,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上,为区域交通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络交通为岭南高质量发展赋能。交通强则国家强,交通兴则国家兴。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广东发力发展交通事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岭南抢眼亮色。港珠澳大桥雄伟壮观,成为岭南可人景观;深中通道建成运营,大大缩短深圳和中山市的距离;眼下南中高速又投入运营,形成了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深中通道南沙线通车后,南沙港快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从广州南沙出发15分钟可至中山城区,20分钟内可抵达深圳宝安,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如此方便快捷“半小时交通圈”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无疑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入大湾区建设,交通驶入“快车道”。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各个方面相互融合,显现出巨大优势。然而,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交通来支撑,尤其在时间就是效率的当下,交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据悉,南沙自此成为“广深联动第一站”,深圳至广州的行车时间缩短到20分钟以内,大湾区交通一体化的加速,也将加速粤港澳三地文旅体的互融互通,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被进一步激发。今后,南沙的山、海、风光和人文将不再遥远,周边城市市民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岭南交通建设如此“强势出击”,方便的是群众,激活的是经济,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望未来,交通可期,经济大省会有一系列“大手笔”。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蓝图中,广州市作为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其交通网络的发展与提升受到了空前的战略重视。今年5月,《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正式发布,广州市政府再次发出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和深化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强烈信号,目标是将广州建成连接全球、辐射全国、引领大湾区的国际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广州将建成一个“安全、便利、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内互联、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内到达、广州市内半小时通勤的目标。在铁路交通领域,广州已建立了包括多条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在内的广泛铁路网。京(武)广、贵广、南广、广深港、广汕等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广州与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华南地区的主要国际航空门户,其扩展和提升计划是《规划》的重点之一。随着第三阶段扩建工程的逐步推进,投资额高达537.7亿元的这一重大项目,将大幅增强机场的处理能力,并在设施现代化和服务智能化方面实现突破。岭南交通蓝图已经绘就,未来愿景可期。这样的交通“大手笔”凸显了广东经济大省的经济实力。
广深“‘高速’牵手”助力岭南交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不但要在经济体量上“走在前”,在交通建设上也要“抢先一步”。希望广东交通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面促进高质量发展。(金羊网 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