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救了人,为什么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法治的温度,在于让善意不再负重前行。给善行正名,不是给英雄发奖状,是给每个普通人的良心上保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那个需要帮助的会不会是你自己。

退货不退资格?别让“国补”政策红利打了折扣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支持资金增加至3000亿元,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围。政策延续、加力的同时,如何疏通消费场景中的痛点、堵点,让以旧换新消费更舒心,事关政策实效。

对25条人命的见义勇为不应被“过期”的制度视而不见
为何救25条人命的见义勇为因“过期”的制度被视而不见?正义不应总是迟到。唯有通过国家立法筑牢道德堤坝,让制度真正成为守护善行的盾牌,才能让每一次挺身而出都值得被铭记与尊重。

发霉的橘子带来发霉的“流量”
有毒有害的商品哪怕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市场需求,也不能随意网售和网购。不能让二手平台沦为有害商品的集散地,更不能让发霉橘子式的“流量闹剧”上演,而应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名师”都塌房了,家长们觉醒了吗?
考研不是选秀,分数不是玄学。与其迷信人设,不如相信自己——毕竟,能救你的从来不是“名师”,而是那个死磕到底的自己!

考研名师集体“塌房”,教培行业不该被流量裹挟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非“造神”。只有当全社会都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态,倒逼教培行业从“分数竞赛”回归到“育人本位”。

微信群聊也需谨言慎行
营造健康、积极、友善的网络空间,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在按下群聊发送键之前,不妨多思考一下:这句话是否会伤害他人?是否违背法律底线?是否会带来不良影响?

角色扮演不是性骚扰的挡箭牌
这场性骚扰的闹剧本质是演职人员利用角色的掩护犯罪,当游客因为带有角色滤镜而放下戒心时,恰恰成为施害者瞄准和狩猎的时机。

食品安全的监管再严都不为过
食品安全监管不是“一家之事”,而是要各方协同配合,拧紧责任链条。面向未来,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与全链条发力,必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深化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守护农业“芯片”,助力种业振兴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活力,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