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把病人留住”,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

2025-11-26 22:33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胡伟

  “把病看好是本事,把病人留住是艺术。”近日,安徽某县一乡镇卫生院墙上的一句标语引发网友关注。争议之处在于后半句,有网友认为“把病人留住是艺术”的弦外之意,就是医院要有一些“搞钱小妙招”把病人的钱留住。对此,该卫生院表示标语本意是让患者少跑路,旨在鼓励患者就近治疗、减少奔波,初衷是便民。  

图源:纵览新闻

  标语之所以引发误解,恐怕首先在于该卫生院没有把握宣传的“艺术”。“留”字隐含“拖延”的意味,在医疗语境下,“留住病人”的表述极易与“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等负面现象关联,站在了患者“早日康复”这一朴素诉求的对立面,很难不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其实,该卫生院的解释不难理解:农村老年患者居多,交通不便,若能在家门口解决常见病、慢性病,既能节省成本,也能缓解大医院的拥挤。只是,标语本可以更直白地传递善意。公共服务的宣传,不该是自说自话的修辞游戏,而需要真正站在用户视角,用真诚、清晰的语言搭建信任桥梁。

  标语的误读看来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但也暴露了基层医疗的现实困境。如今不少基层卫生院确实面临“留不住人”的两难:优质医生往大医院流动,患者不信任基层诊疗能力,即便感冒发烧等小病也要往三甲医院挤。标语折射出的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夹缝求生”——既要完成“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又要应对考核压力和生存挑战。破解基层医疗机构“留住焦虑”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基层具备治好病的底气。当家门口看好病成为常态,患者自然无需用“艺术”来挽留。

  这场争议并非全无积极意义,它提醒我们:基层医疗的破局,既要解决生存焦虑,更要守住医疗初心。一方面需要政策加大支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资源真正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减轻基层医院的营收压力;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自身也要秉持“救死扶伤”的初心,把功夫下在服务上,用暖心的导诊、便捷的报销、精准的诊疗,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好病。

  想来留住病人的“艺术”,终究还是要靠实力来达成。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胡伟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