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当粉笔走向云端,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

2025-09-10 11:08 来源:南方网

  秋风送爽,桃李芬芳,第41个教师节如期而至。以前,“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是人民教师的标准像;今天,智慧白板替代了传统黑板、线上课堂补充了线下教学、AI批改融入了日常备课,数字浪潮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模样。伴随着又一个新学年的开启,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技术颠覆传统的时代,庆祝教师节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算法无法量化的角落——一个点燃求知欲的眼神,一次打开精神世界的对话……时代飞速发展,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致敬每一位守护教育温度的老师。

上课前,学生集体起立向老师问好。卢子衡摄

  教学工具在变,立德树人的使命不变。技术的迭代,赋予了教育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效率。然而越是如此,我们越应清晰地看到:技术只是载体,育人才是根本。人工智能可以解知识之惑,却难解人生之惑;算法可以推送信息,却无法培育价值观。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据洪流中,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愈发凸显,他们依然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大先生”,用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们何谓理想、何谓担当、何谓善良。这是任何先进工具都无法替代的,是教育亘古不变的“魂”。

  传授模式在变,以爱育人的温度不变。科技助力下,线上教学兴起,教学模式虽然正从单一走向多元,但教育中最珍贵的,永远是那份“人的温度”,它体现在学生情绪低落时的耐心倾听里,体现在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的真诚赞美中。这种基于情感连接的关怀与引导,是教育中最具人性光辉的部分。真正的老师,无论线上线下,将教育的温暖精准地送达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能力要求在变,甘当人梯的初心不变。数字时代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当看到老师们所付出的额外努力:年长教师为了适应变革,主动跟着年轻同事学剪辑、练直播;有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研究AI工具,只为让课堂更有趣……从过去“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到如今“陪着学生在数字世界里找方向”,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摆渡人”,这份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在这个技术与人文交织的时代,我们致敬老师,并不仅仅是致敬他们的付出,更是致敬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展现的智慧、定力与情怀。他们让我们坚信:教育的形态可以与时俱进,但其核心永远是“人”影响“人”的伟大事业。

  撰文 谭诚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