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在当地的十里蔬菜长廊了解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前往四邑村养老服务驿站食堂、卫生室和党群服务中心考察,并到村民家中看望。习近平同乡亲们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里,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更上一层楼。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乡村历来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与文明的摇篮。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乡村发展曾一度滞后,人口外流、产业凋零、环境退化等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幸,时代之风再度吹拂,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广袤田野上嘹亮响起,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是一场关乎亿万农民福祉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篇章。
智慧农业,点燃乡村振兴“科技引擎”。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正逐步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以智能温室为例,通过引入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的精准控制,使作物产量提升30%以上,同时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智慧农业还促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智慧农业的应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绿水青山,绘就乡村振兴“生态底色”。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此,各地政府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乡土文化,铸就乡村振兴“精神基石”。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更要让农民精神富起来。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对接交通运输部门开通乡村旅游专列,因地制宜举办“乡村文化节”,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乡土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回望来路,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从科技创新到绿色发展,从产业转型到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然而,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响彻华夏大地。(金羊网 文/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