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
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建设“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为在新起点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大会着力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拓展道德建设新空间,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清风徐来,文明花开。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推动文明继承和发展、促进文化弘扬与繁荣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网络文明犹如缕缕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平台也成为广大网民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本次大会对主题、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除了开幕式和主论坛之外,将创新举办网络文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文艺与文化强国建设、人工智能、网络执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等分论坛,全方位宣介网络文明理念、展示网络文明建设成果。与此同时,大会主论坛将首次发布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网络文明家风倡议等;分论坛也将发布一批网络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凡此种种,有利于形成更多共识,凝聚更多力量,把网络空间塑造成凝心聚力、引领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空间。
网络文明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牢牢把握网络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网络社会组织、网信企业、正能量网络名人,以及广大网民的力量,努力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治的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不断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着力增强网络空间治理效能,进一步在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必能让网络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金羊网 文/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