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生猛”广东,挺进“深蓝”

2025-08-19 11:30 来源:南方网

  那个“生猛”的广东,又回来了!8月16日12时许,阳江市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新高桩码头,一艘艘渔船整齐有序地停靠在泊位上。汽笛声响彻上空,开渔令正式下达,3400多艘渔船破浪出征,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征程。

千舟竞发奔渔场。梁文栋 摄

  广东的“生猛”,体现在以“一省之力”承包了大半个中国的“海鲜自由”。数据最有说服力。去年,广东海水鱼养殖产量将近百万吨,占全国产量近一半。广东还是全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的重要“育苗场”,作为渔业“芯片”的鱼苗产量也撑起了全国的“半壁江山”。2024年广东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除此之外,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个个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式网箱,一艘艘养殖工船等“海上重器”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让挺进“深蓝”更有底气。

  广东的“生猛”,更体现在“稳坐”海洋经济第一大省席位。依托厚实的海洋“家底”,广东的海洋经济已经连续30年全国第一。根据最新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约占全国1/5。从“渔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与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双向奔赴”;从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势头正猛,到深海矿产、可燃冰、海水制氢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向海图强迈出坚定步伐,“海上新广东”的壮丽蓝图正在南海之滨一步步变为现实。

  “生猛”广东,做对了什么?一是用好资源禀赋,二是自身足够努力。广东有4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近2000座海岛,坐拥南海的丰富资源,“蓝色家底”可以说是十分厚实。近年来,广东挺进“深蓝”步伐不断加快,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施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支持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开创“蓝碳”经济的广东模式……这些举措为海洋强省建设保驾护航,也为再造“海上新广东”注入强劲动能。

  “南海开渔季”千帆竞发,“海上新广东”未来可期。从碧波万顷的“蓝色粮仓”到矗立海天的海上风车,从深海钻探的大国重器到红树林间的生态交响……以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为窗,我们看到一个耕海牧渔、鲜活生猛的广东,一个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广东,一个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的广东。靠着这股子“生猛劲儿”破浪前行,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就一定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书写“粤”来“粤”优的“蓝色答卷”。

  撰文 郭雪营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