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海观潮:流量时代的童真之殇?

2025-02-17 12:25 来源:南方网

  近日,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瑶一瑶小肉包”发布一则视频,视频中小女孩“瑶一瑶”在路上蹦蹦跳跳地走着,被旁边的小男孩突然用脚绊倒并大哭。有网友质疑其母亲为博流量摆拍伤害孩子,尽管其母亲回应称“未教唆”“已接受批评”,但争议仍未平息。这令人不禁思考,在这个流量时代,童真是否也被明码标价,又该如何呵护孩子的童真呢?

图片

来源:南方日报

  “瑶一瑶”的走红源于父母分享的日常视频,其天真烂漫的形象迅速圈粉。不得不承认,成为网红确实让孩子有了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面对镜头时的自信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都是很多同龄人所不具备的。同时,家庭经济状况也因为孩子的走红得到了改善。但是,当生活点滴被精心包装为流量密码时,孩子的成长节奏已悄然被商业逻辑支配。“瑶一瑶”多次在视频中呈现疲惫神态,甚至被曝未入学、长期参与拍摄,稚嫩的脸庞过早承载了成人世界的压力。儿童网红产业化的背后,是部分家长以“记录成长”之名行“流量变现”之实,更是一场对童年赤裸裸的剥削。

  我国《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不得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当利益,十岁以下儿童更被禁止代言广告。然而,“瑶一瑶”的案例折射出监管灰色地带:品牌通过“软性植入”规避广告性质,平台对儿童账号的商业化缺乏有效审查,甚至出现多方抢注“瑶一瑶”商标的乱象。若父母为流量刻意制造冲突或危险场景,则可能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师指出,若摆拍导致伤害,家长或构成虐待。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其权益保护不容妥协。需要法律、平台、家长和公众多方合力,共同守护孩子的童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强调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对于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活动的边界,需要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加以明确。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更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明晰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条例。平台要针对“儿童网红”类账号,建立专项的用户注册、内容审查、监督举报等系列机制,对过度商业化、成人化内容加强审核,杜绝部分拍摄者“以子谋利”的功利心态。公众亦需理性看待“萌娃经济”,减少对儿童隐私的窥探与消费。

  在种种“儿童网红”乱象背后,我们需要追问:是谁在制造这场“童真危机”?是拜金主义家长的无知与贪婪,还是平台的算法与激励机制?抑或是整个社会对“萌娃经济”的追捧与消费?事实上,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的集中爆发。家长在流量诱惑下迷失了方向,平台在利益驱动下放弃了责任,而公众则在猎奇心理中推波助澜。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它不应被商业逻辑所支配,也不应成为流量的“牺牲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过度追逐流量只会因小失大。要在流量与成长间寻找平衡,鱼与熊掌有所取舍,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荆棘,多一些阳光。

  撰文 周丽雅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