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加码扩容,让医保共济更“丝滑”

2024-11-27 18:30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1~10月共济金额达369亿元。(11月25日央视新闻)

  共济,意为共同度过、互相帮助。我们常说的医保共济,通常是把绑定人的医保个人账户额度共济给家人,花绑定人的钱帮家人“买单”。过去,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个人独享”,但其局限性逐渐凸显。现实中,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缴纳医保,缴费基数高,个人账户余额多,实际使用较少;他们的家人特别是老年人在异地小城市或农村参保,缴费基数低,个人账户余额少,但使用需求高。于是,不免会出现“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这也很难实现效率最大化。

  为何推动共济?这实际上切中了医保使用的一大痛点。闲置盈余的资金与有需要的参保人——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成为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的题中之义。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此,医保共济成为一个民生热词。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共济金额达369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在定点药店买药费用以及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可见钱花到了实打实的地方。

  眼下,“一人生病,全家共济”正变得更加具象化。从规模看,职工医保共济的人次和金额数量庞大,且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从对象看,23个省份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从地域看,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账省内共济。随着政策不断加码,让共济更丝滑、更高效,有望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充分活起来、用起来。

  在此基础上,扩容提质尤为关键。其一,要延展惠民“半径”。现代社会,人口跨省流动非常普遍,一个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在不同省份参保的现象很常见。因此,从“实”出发,稳步破除共济账户在使用上的限制,加快实现“全国通用”很有必要。如,加快探索跨省共济,统筹推进相关配套制度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深入研究群众需求,逐步扩大医保共济的群体对象和覆盖范围。

  其二,提升共济“含金量”。要更加人性化、精准化,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比如,共济范围扩大到近亲属后,一些地方对于可以绑定的亲属数量的规定也该及时“松绑”。又如,有着现实需求的岳父岳母等群体可否纳入共济范畴,亦值得研究。此外,还要挖掘医保共济的更多可能,一手抓参保率,巩固共济账户的资金基础‌;一手抓使用效率,在简化操作流程、加强政策宣传、完善管理监督等方面下功夫,更精准地实现“要什么、给什么”。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