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李素华透露,她今年参加会议带来了多方面的提案,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民生领域。曾经提出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的李素华还带来了一个建议:在国家公祭日时,希望各地电台、电视台等,能够约束一下娱乐节目的比例。(3月2日《南方日报》)
李素华带到2015年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在国家公祭日时,希望各地电台、电视台等,能够约束一下娱乐节目的比例》,不仅向公民层面提出了个人对于国家公祭日该持什么态度的问题,还向媒体层面提出了电台、电视台等在国家公祭日对于死难者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去祭奠的问题。
其实,国家公祭日停止娱乐活动在有些国家早已实施。以色列在大屠杀纪念日、5月9日的国家胜利日,以及第三个死难者公祭日,当天上午11点整,汽笛声在全国响起,人们伫立默哀两分钟,即使在高速公路的司机也不例外。全国42个军事墓地开始举行正式追悼仪式。电影院、餐馆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均关闭,学校也专门举行活动纪念阵亡士兵。
去年国家公祭日当天江苏省停止播放娱乐节目,这毕竟是地方上的做法。但是这次李素华将这个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也就是希望能够将“在国家公祭日时,各地电台、电视台约束一下娱乐节目的比例”上升至国家层面。因为“国家公祭”并不仅仅是一个仪式的问题,还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社会公众都应该响应并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作为代表委员,李素华能发出这样的呼吁,不仅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情,更告诫和提醒了大家该用什么的态度去对待国家公祭。全民公祭,需要的是庄严、肃穆来助阵,就如去年公祭时,一名网友在一个城市却发现一些商家大喇叭里锣鼓喧天式的商业促销活动,这样的场面虽然非轻浮跳脱、欢快的娱乐节目,但确与整体的公祭氛围并不相符。
这位网友的发帖,一石激起千层浪,跟帖者众。许多网友给予了热情的支持。网友都觉得应该尊重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中的死难同胞,应当尊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此刻的感情,应当尊重南京广大市民的感情。利用国家公祭进行商业炒作缺失道德和良心。
所以,笔者觉得李素华的建议,也是适应民意的提案。毕竟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不仅体现了对于生命的尊重,更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历史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方式,用什么样的心态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立法了,大家才会有法必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