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胎”不是调整人口结构的良策
调整不能盲目调整,更不能像“生三胎”一厢情愿地调整,而应该顾全大局,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调整,人口因素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质疑,任何涉及人口因素的政策绝对不能搞“一刀切”。

2015年全国两会
2015年的全国两会,改革的分量有多重,从会前的民众热点中或可见端倪。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网民对两会热点的看法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一些曾经的社会热点开始降温;一些新近出现的话题上升为热点。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国家的改革足迹,也寄托着人民的改革期待。
读懂“执法需警察护着”背后的现实需求
警察在场,护着的不仅是执法者的人身安全及职业尊严,维护的更是法律尊严。当我们的法律更完善时,当多数公众更信仰法律,遵守规则时,普通执法自然失去了需要警察护着的必要性。
摒弃行政化让副部级校长“不丢人”
高校处于权力魅影下,本身就是制度的缺陷,凸显出了教育权跑偏的现实窘境。学术就是学术,权力就是权力,在高校这个“自由王国”里,就应该秉持学术自治原则,彰显出治理模式中的自主成分。
警察成执法“万金油”是权责不分
警察成了万金油,似乎哪里都缺不了他们,这在民众来说,是一种信任,但对一些政府部门来说,却透露出了自身公信力的式微,而官民之间的隔阂与矛盾立显。
光明网:简政放权如何更“到位”
权力在下放的同时必须分清哪些权力应该下放,哪些责任可以下移,对于那些不能下放的权力,尤其是不能弃之不管的责任,权力必须承担起来。
钟南山“选鱼经”刺激了谁的神经?
一方面,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美国和欧盟,已经禁止重要的人用抗生素在动物身上使用了;而另一方面,我国由于九龙治“素”的标准不一,其监督却长期处于“谁都能管,又谁都不管”的尴尬境地。
李克强总理“有权不可任性”说给谁听?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指: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那么总理这句话究竟是说给哪些人听的呢?又有什么样的人听了报告中的这句话后会夜不能寐寝食不安呢?
南方日报:从两会“热词”看全面从严治党
反腐“热词”走红的背后,是公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热切期待。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部署和坚定推进下,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之下,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京华时报:反家暴,法律撑腰更需法律普及
反家暴,需要首先普及反家暴法律知识,为个体自救奠定基础;更需要家暴受害者能拿起法律武器,摆脱传统世俗观念,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