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路”上行,奔向幸福生活终点站
四通八达的路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脉,道路织成的网让经济发展的动力不竭。脱贫攻坚在“路”上,幸福生活在“路”上。这些路连接的是人心,通达的是小康生活,最终到达的必然是幸福远方!
健康扶贫治“病根” 全面小康有“医靠”
只有推动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精准化、长效化,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才能更加轻盈;只有坚持将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融合推进,有“医靠”的小康生活才能更加踏实。
厉行节约,勿让“盛宴”成“剩宴”
厉行节约,是对粮食资源的珍视,更是对粮食安全的守护。节约粮食,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人人必为,时时必为!只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齐心发力,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必定会蔚然成风。
挂牌督战成效显著 如期脱贫胜利可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收官之时,最怕松口气、歇歇脚,也最应避免“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距离2020年底只有100多天的时间,各地仍需继续保持现有工作力度,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打好政策“组合拳”,筑牢就业“蓄水池”
政策的“组合拳”有力有效,就业的“蓄水池”才能坚固坚韧。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注重部门协同、政策协调、社会协力。
谋篇布局“十四五”让圆梦之策更精准
“十四五”时期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让圆梦之策更精准,显得尤为重要。
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地基”
在瞄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定位中,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用科技创新不竭的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
科技创新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社会生产领域,甚至强力引领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进步,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策发力 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增添底气
外贸外资覆盖的市场主体点多面广,涉及的就业数量巨大,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形成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合力。
研究生教育要与国家时代人民同频共振
研究生教育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