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神榜:杨戬》:故事和视觉的双重“重述”
这几年,中国神话传说中很多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成了电影、动画和游戏“重述”改编的首选。可喜的是,这种“重述”是故事和视觉的双重“重述”。

南方时论|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
今年,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以“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用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文艺活动为湾区居民献上“文艺大餐”,必将进一步奏响多元文化和谐相融的动人乐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文艺精品讲好湾区故事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期待粤港澳大湾区书写更加灿烂的人文篇章,创造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努力讲好新时代湾区故事。

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将走向世界
日前,大型国际合作系列项目“徒步国家文化公园”合作发布会在京举办。如何讲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擦亮国家文化公园名片,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将成为重要课题。

品味书香之韵 建设文化高地 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书香广东建设未来可期,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国潮”流行彰显文化自信
前不久,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国文化、中国记忆、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新生消费群体消费取向研究,创新消费场景,推进国潮品牌建设”。“国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艺展览既要有形更要有魂
近期,各类文化艺术类展览明显增多,为夏日增添了文化味儿,为游客观众奉上了精神大餐,犹如一袭凉风沁人心脾。在展览集中上新的当下,如何办好文化艺术类展览,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值得思考与探讨。

数智赋能,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数智人“艾雯雯”正式与大家见面。在发布的视频中,青春靓丽的艾雯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获得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

“乡土人间”里的时代烙印
纵观20世纪中国美术史,“乡土”是一个关键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绘画母题,中国美术家们通过图像的记录和描绘,将乡村生活、农民形象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来印证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变革,折射出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轨迹。

“唯流量”不如高质量
优秀作品必然带来流量,这才是正常的价值和市场逻辑,任何时候都不应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