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宠物管理:一场人与动物的“交融与冲突”
收容甚至捕杀流浪宠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宠物也不应成为矛盾扩大的焦点和愤怒宣泄的对象。人们对待宠物的方式,恰恰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才是更加文明美好的城市生活。
警惕招聘考试中的李鬼频出
网上笔试只是求职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其他考察,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迟早会露馅。面对代考这样的违法行为,除了要让求职者们意识到它的危害,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打击力度。
守好“AI应用”底线,让科技向善而行
技术本没有对错,使用者的应用赋予了技术道德价值。AI技术用之为善可以造福社会,不当滥用则会造成社会风险和损害。我们期待看到AI技术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希望有合理的规范来指导技术应用。
防范“下腰瘫”,舞蹈培训不应成为儿童健康隐患
舞蹈培训本不应成为儿童健康的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强化对舞蹈教师的资质审核和规范化培训。唯有如此,才能让舞蹈培训回归欢乐、让孩子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舞蹈的艺术之美。
“鼻吸能量棒”隐患多,加强监管不容轻视
针对“鼻吸能量棒”,一些地方的禁毒部门专门发布文章进行提醒,认为鼻吸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积分兑换”有诈 合力整治是关键
“积分兑换”有诈,需要凝聚社会合力来铲除欺诈的土壤。只有每个部门、每个人都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才能让这些不法分子胆寒,也才能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的利益撑腰。
防不胜防的购物广告,不堪其扰的消费者
技术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如果企业挖空心思只为创造更多盈利而忽视了用户体验,无疑是竭泽而渔。如何平衡好盈利和用户体验,把盈利建立在消费者知情和同意的基础之上,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岂能放任直播间剧本“杀”向老年人
假的真不了,直播带货不能靠欺诈。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品牌的重要一环,主播理应对产品质量和消费体验负起责任。诚信是商业立身之本,宣传套路无论玩得多花哨,也不能打破这一原则。
衣服网上送洗服务需以品质留顾客
实体洗衣店也可以与网络携手,网上送洗也可以借鉴实体洗衣店保障服务和品质的做法,这样营造出来繁荣有序的洗衣市场,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和放心,也才会让整个行业更健康、更长久地发展。
谨防小卡经济“收割”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追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是一项社交行为,正能量偶像往往也能带来正向的激励作用。然而,对未成年人理性追星的引导必不可少,要让他们认识到粉丝经济的核心还是资本盈利,追星还需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