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倡导节俭新风,让殡葬回归悼念本意
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成为清明祭祀新风尚。献一束鲜花、忆一段往事、寄一份哀思,成为不少市民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的选择。

移风易俗不能“一禁了之”
大力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开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祖仪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离不开政府潜移默化的宣传。

微短剧“上头”,警惕付费陷阱
微短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初步发展迎来了空前的热度和经济收益,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可喜的。经营者更应该珍惜自身的发展土壤,摒弃竭泽而渔、精准“围猎”等错误盈利模式。

“凉山孟阳”被判刑,违法失信终会“凉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不是“免惩金牌”。粉丝再多、流量再大,违法失信终会“凉凉”。希望“凉山孟阳”案这记警钟,能够敲响那些铤而走险的“网红”和孵化“网红”的公司,让他们及时收手。

付费面试辅导需理性选择
付费面试辅导有没有用?参加过培训的人各有说法,认为受益匪浅的有之,认为上当受骗的也有之。其实,这样天壤地别的差距,一方面是心态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面试辅导机构良莠不齐。

AI“复活”已故亲人,感动之余需多些思考
无论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对于用人工智能“复活”亲人这件事,我们都应保持科学、理性、谨慎的态度,分清虚拟和现实,守住法律、伦理的边界,用之有度。

盲盒社交可以有,但不必盲目跟风
社交应当是自由、平等、随性和开放的,“盲盒社交”行为涉及信任的建立和权衡风险的心理过程应当引起重视。“盲盒社交”让年轻人多了一份美好与惊喜,但也需警惕人身安全、隐私暴露等风险。

刹住烘焙门店的“浪费风”
刹住烘焙门店的“浪费风”,需要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烘焙门店是主体,要把更多功夫下在“制作前”,在搞好调查、精准分析、科学预判的前提下,根据需求适量制作。

“黄牛”若魔高一尺,监管必道高一丈
人心齐,泰山移。“黄牛”魔高一尺,监管就应道高一丈。治理“黄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乘“理想信念”之风,群策群力,助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让“黄牛”不再牛。

AI课程下架,切莫再被“割韭菜”
诚信是最好的广告,品牌是最硬的口碑。在AI领域,想成为业界“领头羊”、长久赢得口碑,还是要靠内容和质量说话。否则,消费者将会用脚投票,贩卖焦虑的炒作,再火爆也是虚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