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德尚艺树新风 | 让文艺的天空正气充盈
清气朗朗,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和煦的春风中,我们欣然看到,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拆与建”——许鸿飞的意义
雕塑家许鸿飞的作品个展将赴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值得祝贺的一件艺坛盛事。在我印象中,广东雕塑家到北京开个展的并不多见。加上许鸿飞现任广州雕塑院院长,策展人罗一平先生则为广东美术馆长,这样一个展览便不可避免要带上某种代表性色彩。

经典IP不是翻拍的“护身符”
网络电影自兴起以来,经典作品翻拍一直持续升温,成为热门的内容资源。近日,根据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改编的某网络电影作品在平台上播放,在获得惊人播放量的同时,网络评分却不尽如人意,对原作情怀满满的观众难以找回当初的感动。这部作品可被视为经典翻拍网络电影的一个缩影:根据经典IP翻拍的网络电影多如牛毛,但其中能够成就口碑的凤毛麟角。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此心安处,粤川墟镇皆吾乡
苏轼诗词,金句颇多。我尤爱《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宦海沉浮,辗转四方,以川人特有的旷达率真幽默,从容以对。“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我这个由川来粤的“新客家人”,如空灵绝响,五行镇静。

用文学与疫情对话 在失落中寻找精神自洽
我们用文学的方式去记录疫情带给我们的感悟与思考,直面疫情时期的自我,是与自我的和解、对于焦虑无助情绪的疏解,更是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在新征程上铸就广东文艺新高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凝眸观影:世界文化与吾乡吾土
元旦上午九时,田东江老师朋友圈发文“2022年的到来,意味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最后一个工作整年。谨记毛主席的教导‘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豪气干云,不觉已入退休倒计时。让我等“田粉”景仰的是,毫无“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新书接连面世。

让文博之火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
文博产品火爆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活化传承”,也意味着中华文化和民族自信的崛起。让文博之火点亮文化自信之灯,让诗意中国讲好更多精彩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深爱这人世间的苦乐变化
在这人世间,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

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