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脸”仍遭贩卖,监管颜面何存
“人脸”仍频遭抓拍、贩卖,打了相关责任方的脸。相关法律法规俱在,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方要守土有责,堵住侵犯与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缺口,筑牢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墙。

“坑老”骗局,何以屡屡得手?
颐养天年,天伦之乐,这是老年生活最美好的状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老人远离“坑老”骗局,每个老人都科学养生、合理保健,这样的晚年才是最幸福美好的夕阳红。

取消竞赛证书入学敲门砖,让孩子学得轻松
规范竞赛跑道,为孩子健康成长铺平道路、斩掉荆棘,不是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快”,而是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好”。未来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变被动为主动,让孩子多做做主,我们静待花开。

不要让“慈善旧衣回收”成为对爱心的消费
违规的“慈善旧衣回收”,是对公众爱心的消费,也是对整个慈善行业信任的透支。民政部门应该联合多个部门一同执法,对涉事者进行严肃追责,以表达爱心不能被随意消费的坚定态度。

“三剑客”强力组合,助力科学防疫
依靠科技力量战胜疫情,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更需要全社会对科技的信任和运用。要用好“三剑客”的科学检测策略,牢牢掌握与病毒较量的主动权,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以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必须用良法善治呵护未成年人,保护好未成年人就是保护祖国未来。只有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才能更好地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到实处,进而守护好民族的未来。

杜绝过度消费,为未成年人成长赋能
杜绝过度消费,为未成年人成长赋能。很多时候,花钱和快乐并不是正比关系,选择有度的消费才是正确的之举。让孩子学好如何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社会力量都要“种好责任田”。

飙升的考研分数线呼唤“冷思考”
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整个社会,对考研这一问题多一些“冷思考”,适当地为“考研热”降一降温,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而言,对于国家的人才储备和培养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利长远的事。

网络消费的霸王条款,终于“寿终正寝”了
此次《规定》注意平衡保护,妥善处理了消费者、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关系,斩断网络消费市场“黑灰产”链条,为构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推动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温度的引导。

“配音速成班”骗局不过是“旧酒装新瓶”
要想打击这类骗术,首先要加大曝光力度,不断强调“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筑牢思想屏障。其次,各平台和自媒体大V要守住底线,对于发布的广告要进行相应的把关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