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兼职遇骗局,职场“险滩”为何难平?
我们期待公平、合法的惩治结果能对此类恶劣行为予以警示,同时也期待有关法律条文得到完善,能够明确在校生的劳动保护权益,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驾校“学时造假”是一场对生命的合谋
驾校教练都是老司机了,应该知道手中方向盘是能决定很多人生命的,学员手中的方向盘亦是如此。想到这里,又怎能没有敬畏之心?

用“零容忍”态度清理师德失范害群之马
惩恶扬善,用“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校园里的害群之马,既是对当事人负责、对家长负责,更是对教师群体和学校集体声誉的负责。正如网民所评价的,“害群之马不可留,高校清誉不可毁。”

莫让“准大一账单”成为家长沉重负担
“准大一账单”的最佳答案,一定不是“买买买”。让孩子搞清楚哪些消费是必需的,让孩子懂得取与舍、得与失,让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来参与家庭的消费决策,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电产品智能化不能本末倒置
智能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科技的发明是为了更好地造福社会,而不是适得其反,期待家电企业能够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山寨明星”走红 模仿亦有边界
山寨的始终是山寨的,必须拿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代表作,要勇于走出他人的影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模仿的时候遵守法律、尊重原创,慢慢积累自己的粉丝,在模仿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野趣招人景添彩,创新引客需冷静
如今各地文旅都在激烈竞争,在这场“野人”招聘的热潮中,景区需要深思熟虑,冷静下来,挖掘自身专属的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赢得眼球,更赢得人心。

自来水“最低消费”何时能绝迹?
强制居民交纳最低费用,可能会诱导他们无谓地增加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的浪费。供水是一件大事,“最低消费”当绝迹,这是对居民权益的维护,更是对水资源的保护。

让康养产业更“健康”
康养产业关系民生福祉,关乎经济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同时着眼长远,做优特色产品,持续加强监管,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加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幼小”衔接不可揠苗助长
“抢跑”不是捷径,“幼小”衔接是为了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适应校园生活。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都有客观规律,家长只有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才能避免 “揠苗助长”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