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下限的名人“模仿秀”当休矣
带着硬伤的过度模仿,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准则,破坏了公平竞争、平等交易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教室空调扫码收费,高校教育不能只算“经济账”
一台小小的空调,成了教育服务的试金石。面对教室空调费用的争议,期待校方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尽可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美好的教学环境。

莫让性格测试成为就业“绊脚石”
性格测试没有标准答案,职场招聘不应被标签化。眼下正值毕业季,期待用人单位在慧眼识才上多下功夫,合力清除就业“绊脚石”,打通校园到职场“最后一公里”。

因救人迟到被罚,规则之上还应有人情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尽职尽责的教师更是全体师生身边的榜样,难道紧急关头,患儿的生命没有一堂课重要?更不必说,俞莉老师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最生动的教学。

激浊扬清,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界
体育比赛中有输有赢实属正常,运动员之间良性竞争、互促共进更能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激浊扬清,共同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体育环境而共同努力。

货运平台不能成为超载行为的温床
平台规则看似明确限制超载,实则超载订单可随意发布。种种乱象表明,平台主体责任根本没有落实到位。不能让货运平台成为超载行为的温床,更不能等到血淋淋的悲剧发生了,才想到解决货运超载的积弊。

共担责任 护佑校园安全
发生学生安全事件时,校方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答好学生安全的“必答题”,需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进一步明晰责任分担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

孩子们不认识人民币,“金钱”这堂课得补
如果对钱的理解仅停留于数字层面,不仅容易造成大量非理性消费,更可能导致孩子们无法正确认知劳动的价值。金钱教育是关乎儿童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一课,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时代课题。

沉迷摆拍的网红医生患上了“流量病”
通过发布“为患者加号”等不实信息,一方面直接将流量变现,另一方面吸引更多人就医,虽然自己获得了收益,却损害了医生队伍的形象。这样的“流量病”肯定得治,而且还要早治。

让支教回归公益本质
无论是付费支教还是公益支教,都应该回归教育的初心和初衷。支教事业健康发展既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吃苦、担当、奉献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