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需谨慎 细思防踩坑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就业培训指导,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练就能够识破求职“坑”的“火眼金睛”。此外,还要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对求职路上的“挖坑者”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共享菜地”开启美好田园生活新模式
邻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种植经验、分享收获的喜悦,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享模式下的“菜园”,不但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人文价值,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新型社区注入新动能。

隐私岂容“裸奔”,直播应有边界
凡事皆有底线,并非万物皆可直播,公序良俗的边界更不能突破。直播面对的是不特定的观众群体,任何细节都有被无限放大的可能性。商家要正确处理商业营销中自身利益需求和消费者权利诉求的关系。

真名人假语录,警惕“毒鸡汤”中的“正能量”
文以载道,网友希望从文字中收获的,是真实的、符合当下心境的、能够引起共鸣的“心灵按摩”,而不是不痛不痒的几句“漂亮话”,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网络资源。

倡导节俭新风,让殡葬回归悼念本意
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成为清明祭祀新风尚。献一束鲜花、忆一段往事、寄一份哀思,成为不少市民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的选择。

移风易俗不能“一禁了之”
大力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开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祖仪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离不开政府潜移默化的宣传。

微短剧“上头”,警惕付费陷阱
微短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初步发展迎来了空前的热度和经济收益,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可喜的。经营者更应该珍惜自身的发展土壤,摒弃竭泽而渔、精准“围猎”等错误盈利模式。

“凉山孟阳”被判刑,违法失信终会“凉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不是“免惩金牌”。粉丝再多、流量再大,违法失信终会“凉凉”。希望“凉山孟阳”案这记警钟,能够敲响那些铤而走险的“网红”和孵化“网红”的公司,让他们及时收手。

付费面试辅导需理性选择
付费面试辅导有没有用?参加过培训的人各有说法,认为受益匪浅的有之,认为上当受骗的也有之。其实,这样天壤地别的差距,一方面是心态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面试辅导机构良莠不齐。

AI“复活”已故亲人,感动之余需多些思考
无论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对于用人工智能“复活”亲人这件事,我们都应保持科学、理性、谨慎的态度,分清虚拟和现实,守住法律、伦理的边界,用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