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向领导问好就是不文明吗?
师长若不以学术功底让学生尊敬,不用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礼仪,而是用纪律勒令学生尊敬自己,这样得来的尊敬无比廉价。滥用规则来强调自己的权威,才是最大的不文明。
婚恋平台个人隐私岂能“裸奔”!
如何在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如何让网络婚恋平台如何更安全?除了消费者要继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之外,行政监管和司法干预也必须及时跟进。
“不打扰”是网络直播应遵守的边界
唯流量、无底线的直播行为,非但没有传播正能量,反而无限度地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有序的社会环境,破坏了行业的健康生态,也触犯了《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红线。
职场“彩虹屁”有害无益,企业应杜绝“马屁文化”
企业管理者应以此为鉴,保持清醒的头脑,杜绝“马屁文化”,坚持将资源用在提升品质上,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凝聚向心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拼搏。
强抢甘蔗是执法还是违法
执法要多一些民生关怀,城市管理不仅要顾及市容,也要充分尊重小摊贩的生存权与经营权。执法者要文明执法,更要坚守法治的底线,这样才不会背弃执法为民的原则。
MCN机构乱象亟需整治
MCN机构要增强契约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诚信经营。网红们也要提升对MCN机构的辨别能力,注重考察机构的专业度、规范度,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不能松劲懈怠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关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项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不能出现丝毫问题的大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
网络时代维护公民人格权须保持时刻“在线”
P图技术曾被戏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然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人格权纠纷。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自备摄像头的时代,维护公民人格权也必须时刻保持人人“在线”状态。
加固校园霸凌法治藩篱 不要让“鹿道森”之殇重演
校园霸凌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近年来校园霸凌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不能低估校园霸凌对被霸凌者及家庭社会的危害性。
《当家主母》深陷“杀猫门”:对动物演员应怀仁慈之心
无视动物演员生命的剧组,败就败在了缺乏对生命的怜悯之心上。一旦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观众的口诛笔伐与利益的亏损也是在所难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