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
抗美援朝英雄李延年,与他代表的这个群体,也是《功勋》宇宙中的一片灿烂星云。泰山连指导员李延年手边有一个功劳本,上面记载着每个战士在战场上的表现,甚至每位烈士生前的事迹。

以李子柒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要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以李子柒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民间的“李子柒们”多起来,官方也要主动学习借鉴她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广泛传播。

让动画片在孩子内心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只有呵护好孩子的成长之路,动画片事业才能赢得未来。在润物无声中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这是动画片应有的价值关怀,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文博会看深圳文化的崛起
大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像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文化的澎湃动力成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强劲联系。

“数字赋能”跑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当前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我国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以举办文博会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就一定能推进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赴文博会,共享新机遇
以举办文博会为新起点,坚持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共融共通、共享共赢,就一定能推进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
文化自信,从对“自我”的存续而来
城市的趋同性带来了年轻人的个性丧失、毫无存在感等问题。这不是个小问题,因为“自信”正从“自我”而来,“自我”必须解决真正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之间的连续性。
文艺报 | 张培忠: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
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自我重塑的同时,追求中国话语的加快构建和自我重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文学华章、铸就恢宏史诗。
专家访谈 | 曹劲:让文物“说话”——将尘封的古迹点化为鲜活的岭南故事
在广东,从南越王墓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从三大道观、四大古塔到近代革命策源地,岭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早的历史可上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资源得天独厚。
陈再见 | 看似回归实则重生
这些年,我的创作越来越有规划了,也越慎重了——慎重当然是好事,却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结果。事实上,创作上的事情,一旦有了刻意的规划,所谓的“有意识”,就很难有旁逸斜出的东西,很难有心血来潮的东西,潜意识里甚至还有拒绝的态度,怕被多余的情绪打扰主导的思路。